close
歌仔戲是台灣戲曲劇種(人戲)之中最蓬勃的,
在閩南人佔七成以上的現實狀況下也最具有群眾基礎,
不過也許是不離不棄的戲迷給了演員和劇團強力安全感和太過安逸的環境,
讓他們漸漸忘記往前走了~客家戲要爭取閩南人的認同買單,
京劇要爭取極力去中國化的綠營觀眾,沒有先天群眾優勢,沒有戲迷盲目熱情,
演員或許自覺處境艱難,ㄧ切只能靠自己台上掙,生於憂患何嘗不是種動力?
因為客觀條件不理想,所以劇團拼了命地把握能演出的每ㄧ次,所以動人!
我雖然心疼這兩個劇種,但也深覺或許也因為這樣,他們才活得這麼美麗~在台灣
~~~~~~~~~~~
以上為12/16~17觀賞
戲曲中心京客家歌仔三劇種新秀競演
大稻埕附設青年團楊家將
有感~
恭喜曾被批評教不出人才的戲曲學院近年交出不俗的成果:
京劇科:
承功匯演在三劇種眾團撕殺下拔得頭籌的國光新秀花衫林庭瑜
正宮青衣孔玥慈
武生老生兩門抱朱柏澄
武旦花旦兩門抱余季柔
國光新秀小生王佩萱
在23歲不到的年紀這些苗秀正ㄧ步步走上成角兒的漫漫長路
歌仔戲科:
老生小生兩門抱王婕菱
客家戲科:
丑行胡毓昇
花旦劉姿吟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