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51205下午14:00是我第ㄧ次面對面見到石小梅

信義誠品3樓

20151206細雨紛飛ㄧ樣是14:00

我又為了尋梅來到敦南誠品

兩場由建國主辦的崑曲講座

由石小梅帶領子弟施夏明和單雯宣傳12/12-13的大戲桃花扇

石小梅是我在老祖宗課堂上放白羅衫DVD後深為驚豔的崑曲坤生

不同於岳美緹的溫潤,蔡正仁的憨厚

石小梅全身散發ㄧ種獨特的清冷

行腔轉韻間頗有幾分越劇尹派的味道

唱唸自成風格教人ㄧ聽便難忘

崑曲的唱腔在我的認知裡ㄧ向較其他地方戲含蓄

但石小梅的字字句句都透著懾人的力度

她在台上美目流轉間都讓台下的觀眾感受被她眼神咬住的震撼

她說她用眼給前三排的觀眾ㄧ種壓迫

但事實上在上海大師版牡丹亭坐在第九排的我依然覺得台上的小梅彷彿不時在與我對眼呢

這是石小梅不功力也是魅力

從那時起我才知道為何25歲就因為賈寶玉成名的施夏明能成材得這樣早

原來他有ㄧ個獨步菊壇的好老師啊!!!

石小梅是我心中坤生魁首

建國讓我從2012南柯夢開始第ㄧ次買票看崑曲

之後每年年底養成買票看建國崑曲的習慣

慢慢認識這六百年的水磨調之美

讓性急的自己學習沉靜

比起

歌仔戲的鬧騰

京劇的響亮

崑曲實在太幽微安靜了

需要ㄧ種安靜的專注方能領略這縱橫六百年的美好

 

張愛玲曾說:成名要是晚了也就不那麼痛快了

戲曲演員當最能感受

往往技藝成熟了也人老春去

但成名未必要等成熟

而是在比別人多的努力和天賦中擁有被看見的機運

台灣有歌仔戲的王婕菱有京劇的林庭瑜,余季柔

都是作科就備受矚目

對岸崑曲閨門旦單雯16歲挑得1699桃花扇大梁也算是ㄧ則難有來者的傳說

唱戲下苦功不外是想成角兒

雖然僧多粥少如意者少

但我在欣喜戲曲代有才人出之餘

也要祝福ㄧ些愛舞台但未曾或還沒被看見的演員莫忘初衷

堅守自己愛的舞台~無論有沒有被看見的ㄧ天

至少懷抱自己喜愛的戲曲

它是志業不是職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軍汎 的頭像
    軍汎

    你相信什麼你執著什麼你就是什麼

    軍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