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經典傳唱黃梅調
《梁山伯與祝英台》
BUTTERFLY LOVERS-MUSICAL OF A CLASSIC LOVE STORY
從公元2000年開始 春禾劇團 而今 2008年10月 這一站 這一站 我們邀請您 春禾劇團團長 郎祖筠 |
![]() | 演出資訊 |
台北國家戲劇院戲劇廳
2008/10/16(四)~18(六)pm7:30
2008/10/18(六)~19(日)pm2:30
關於梁山伯與祝英台
一個華人的傳世經典
「表演藝術到底在文化傳承上做了什麼?」這是春禾劇團這次在策劃演出經典黃梅調音樂劇「梁山伯與祝英台」時對自己的疑問,也是期許。
當年電影版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是一個全然的創新。在傳統戲曲與中樂的基礎上,加入西方的電影手法與西樂的編曲,這樣大膽的創新雖然在當時引起部分人士的批判,但是依舊引領起黃梅調盛極一時的風潮。經過四十餘年,批判的聲音都已消失,但是「梁山伯與祝英台」在跨越世紀之後依然是華人文化圈的共同記憶。直到現在,「遠山含笑」、、「十八相送」、「訪英台」、「樓臺會」依舊朗朗上口。
這,就是文化的價值!
西方從莎士比亞到百老匯音樂歌舞劇,許多美好的故事經過各種不同表演形式的詮釋下,一代一代流傳,因而建立起屬於西方的文化價值。中國的許多故事卻在時代變遷當中,從「文化價值」淪落到只剩下「歷史價值」,這些故事成了塵封的記憶,被現代社會從生活中抽離。
這次導演單承矩在重新詮釋精典黃梅調音樂劇「梁山伯與祝英台」上,希望以極簡的舞台風,呈現中國戲曲的意境及寫意元素,以角色人物的對比與反差創造出屬於21世紀的新趣味!
傳統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是刻印在華人心中的印記,但是在這次製作的過程中,我們提出了幾個問題:梁山伯及祝英台在求學時不過是個十七、八歲的「青少年」,銀心、四九就更年輕了,說不定就只是個「少年」。這些人在心態上是否真的要如經典「梁山伯與祝英台」般的「老成」?
在春禾的經典黃梅調音樂劇「梁山伯與祝英台」中,我們刻意將角色設定「年輕化」,強調「年輕人」該有的「調皮」與「天真」。在風格上除了保留經典橋段,也增加現代的幽默及語彙,希望這樣的設定能更貼近年輕人。
![]() | 製作群 |
團長暨藝術總監:郎祖筠
製作人:郎祖明
藝術顧問:陳耀圻
導演:單承矩
編曲:周以謙
音樂總監:溫以仁
服裝造型設計:孫蕙美
燈光設計:李俊餘
舞台設計:黎士祺
梳化妝執行:孫蕙美、六禧點妝坊
舞台監督:林鴻昌
演員:
郎祖筠 飾演 梁山伯
黃宇琳 飾演 祝英台
譚艾珍 飾演 祝母暨師母
陶傳正 飾演 祝父暨師父
杜詩梅 飾演 銀心
余秉諺 飾演 四九
![]() | 票價 |
600 / 800 / 1200 / 1500 / 1800 / 2200 / 2500 / 3000
![]() | 購票優惠 |
春禾之友、團體購票以及65歲以上年長者購票優惠辦法,請上梁祝部落格www.wretch.cc/blog/butterflylov或洽兩廳院售票系統-春禾劇團年度鉅作-《梁山伯與祝英台》
![]() | 訂票專線 |
兩廳院售票系統(02)3393-9888或 春禾劇團(02)2700-0671
轉自http://www.spring-sun.com.tw/action.asp
~~或許來不及參與劇團的成長起飛
那麼
就在謝幕時
給一個真誠熱烈的掌聲吧...